- 2024-06-16 20:02:00
關於藝術的100封信(8):
有必要進美術館嗎?
Dear YT,
拜妳所賜(?)昨天終於走進美術館看了展啊。「走進美術館」到底是什麼意思?回來時一邊在想這件事。為什麼要去看展呢?為什麼非走進場館不可呢?對創作者來說、對觀者來說,美術館這樣一個空間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整整三層樓展的只有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卻鋪展開他整整十四年這樣不可思議的、漫長的創作歷程。從二維到三維、再進入影像的盒子、再從影像的盒子抽取片段出來成為實體的模型空間。裡頭爬梳的過程像是一段沉默而暗長的涵洞,而最後一端看見海,夢一樣的開闊。像是這樣透過身體感受、與作品「肉搏」(像妳說的那樣),就算是影像作品,似乎也非得在美術館這樣構造出來的路境中才特別地讓人感受到線索。
感受到展示的魅力後,忍不住想,為什麼非要進展場看展不可呢?展覽/展示空間在當代藝術中代表什麼意義呢?我想起出國旅行的時候,有時甚至只是為了去看一個展、或一座美術館(一座美術館本身,經常就能引觸出美感的體驗)。城市為什麼需要有美術館呢?對藝術家來說,美術館只是展陳的場所嗎?對觀者來說,經常感受到某種異質性,需要待在裡頭直到浸潤入那不管被命名成什麼的環境。那裡似乎就是會有神奇的火花在腦中產生。妳怎麼想呢?
-C
_________
Dear C,
當然得走進美術館啊!夏天吹冷氣、冬天約會地!聽起來很像玩笑話,但是多少有點真實性。它至少可以讓約會提升到精神層次。
美術館在某種程度上是城市裡的「異域」,它跟日常、功能以及實用稍稍拉開了距離,自成一個由感性與理知所構成的場域。它可以讓人暫時斷開常態性的節奏,進入一種不這麼理所當然的世界。而在我看來,城市中的美術館代表的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它講述著它從何而來、將往哪裡去,它可說是濃縮了曾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藝術。
以觀者的視角而言,當我們踏入美術館時,心理上其實已準備去迎接某些不太一樣的事物,在這種心理期待下,通常身心感知會變得更為開放與敏感。換句話說,動機決定一切,當我們準備好時,更容易去迎接作品。
以作品的角度而言,美術館是作品發生,或者說作品再生的地方。美術館讓作品得以透過特地的時間、空間與物質條件,在此時此地「活出一次」。
總之,我們需要美術館給我們一個從日常中偷渡出來的空間,讓觀看變得更為敏銳。但反之,我們不需要美術館來告訴我們「藝術是什麼」。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