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1 14:08:00
關於藝術的100封信(4):
要感性還是理性?
Dear YT,
上封信中關於肖像畫的起源,陶匠女兒畫下即將遠行戀人的影子,實在浪漫。這也讓我想到大家常常提到的柏拉圖的洞穴。藝術是感性的嗎?目前為止的討論中,妳提到的「視域」、或說藝術家描繪出的風景,都像是投射了作者無以名狀的情感或未知物事,而作為觀者的我們則透過感官進入。這是否意味著藝術都是從感性出發呢?那為什麼,進入展場的時候我總是感覺到頭昏腦脹——甚至有時候需要拿出筆記本來,把腦中那些不斷蹦出的關鍵字視為線索一一拉出來,才能繼續走入下一個展間?那讓我感覺走入藝術家勾描、創造而出的一片又一片風景時,彷彿也在走訪自己腦域裡從未探索過的地方。藝術能是理性的嗎?或者,就像是過去討論肖像畫時妳也談過關於聖像畫裡人與神的關係。又或許,理性/感性這樣的二元並不足以畫分藝術與創作?
特別是進入當代藝術的範疇中,創作往往表達著創作者所持的意見、所探索的現實乃至於提問。這些都是多麼需要思考。或者我們是透過藝術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遊走?那麼,遊走其間的路徑有沒有什麼建議呢?我意思是,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我走進展場但是不頭昏腦脹嗎?
-C
_________
Dear C,
如果走進展間不讓你頭昏腦脹,就有一點不那麼「當代藝術」了。就像我前一封信的比方,當代藝術就是課堂上的搗蛋鬼,就是要讓人頭疼的啊!
不過,關於理性與感性,我倒是可以來談一下。面對藝術如何不頭昏腦脹?秘訣就是「肉搏」不成,就用「智取」。理性/感性經常是共存的,兩者常常是此消彼長的狀況,有時候是大哥強勢,有時候是二哥大聲。至於要派出誰來主導,就得看面對的作品為何?譬如說,表現主義的作品,像是梵谷(Vincent Gogh, 1853-1890)的作品就是要肉搏了,要去感受筆觸與色彩所帶來的濃烈情感。這也就是為何麼這麼多現代觀眾喜歡他的作品,因為表現性強的作品比較容易跨越時空與智識的限制。
但是,面對像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的《下樓梯的女孩》這類作品,就得叫腦袋出來。到底為什麼他非得把一個女孩畫成多個幾何碎片的組合?那就得回到二十世紀初藝術家面對再現課題以及透視法傳統時的思考:他一方面試圖將繪畫的任務從「再現自然」跳脫出來,另一方面則呼應了前輩藝術家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的藝術觀,也就是不拘泥於單一視點,而是對事物採取多視點的觀察。所以這些幾何形狀就是多個視點切面的重組。其實我們觀察事物本來就不可能站著不動,通常都是上瞧下瞧左看右看。傳統的單點透視法呈現的事物則是一個不動觀者的視點所見,其實並不是這麼符合真實狀況。換句話說,「智取」多多少少需要依賴一點藝術史的知識。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跨越了時空人們都能共感梵谷的作品,那為什麼梵谷的作品在他的時代不被買單,甚至連用畫作去換一杯咖啡都被拒絕?這就反映出時代藝術觀的限制了,也就是說,這樣的畫作在當時不被認為是好的藝術。所以,觀看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依賴直覺,觀看會受到所知的影響。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