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小學堂

藝術家看見了什麼?

藝術家的眼睛看見了什麼?藝術家看見的世界跟我看見的有什麼不同?當我們去閱讀各種類型的創作作品時,是不是也在嘗試透過他/她們的眼睛看世界呢?

  • 2024-04-23 16:55:00

關於藝術的100封信(3):
藝術家看見了什麼?

Dear YT:
第三周,我還是沒去看展。事情是這樣的,前幾日因為公務去了趟美術館,結果換證後忘了換回來。幾天來美術館的警衛給我打電話,結果我因為寫稿勿擾模式一直沒接上。今天終於趁著天氣好要去拿,想著順道看展。騎著Ubike到了半途才想起:美術館周一休館啊!以及,我根本沒帶換證的那個識別牌。幾個殘念加諸,就徒勞地折了回來。

是因為讀了妳最近寫賴志盛的一年計畫「川堂」,想去看看,也喜歡妳先前在「現象書寫」寫他的〈不安於日常〉。那時的結尾我非常喜歡。「他是以整個創作歷程來回答這個『藝術家如何看世界』的大哉問。他的作品不以奇觀吸睛,而是源於日常、隱於日常卻不安於日常。」

藝術家如何看世界?我一邊讀著霍克尼與蓋福特的對話書《春天終將來臨》,一邊在想藝術家在諾曼第看到的世界,以及書中談到我們都經歷過的封城世界。轉換視野、從中截取日常,我想,某種程度是否也是入侵日常的規矩框架?霍克尼這樣說:「每次我畫靜物畫,都會畫得很興奮,我意識到眼前可以看出的東西數也數不清!我該選哪個呢?我越是看,越是想,看出的就越多。這些簡單的小東西,豐富得不可思議。很多人都忘了這點。」

藝術家的眼睛看見了什麼?藝術家看見的世界跟我的眼睛看見的有什麼不同?當我們去閱讀各種類型的創作作品時,是不是也在嘗試透過他/她們的眼睛看世界呢?這是出於因為我們所見的貧乏、還是我們所處日常的有限?

最重要的——為什麼我們沒看見呢?

-C

_________

Dear C:
因為有限,所以我們沒看見!

因為有限,所以我深信我們更需要透過他人之眼睛去看世界。詩歌、小說、作品......,這些都是一雙雙眼睛裡淬煉過的風景。遇見好的作品,我就會忍不住發出讚嘆「哇!何其有幸能夠相遇。」這種動情,大概只有與親密的家人朋友碰杯(酒)時後可以相提並論。

至於他們看見了什麼?那就說來話長了。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整個風景(當然也是有壞風景,甚至煞風景。)我們遇見作品,就是進入他們的視域之中,碰撞於是發生,視域也開始變動。換句話說,觀者與作品的相遇在某種程度上便是參與或是說介入了作品視域的變化,或者說開始了我上一封信說的「未知」。我覺得就是這種當代藝術引出的「未知」,讓一切變得令人迷幻(迷惑?)。

再回到「視域」,我想提一下關於繪畫的起源。肖像畫從何而來?有一個我覺得挺浪漫的傳說來自大普林尼(Caius Plinius Secundus)的《自然史》(約1世紀):一位陶匠的女兒因為不捨戀人即將遠行,於是在牆上描繪下他的影子。至今已距離兩千年了,但變化似乎沒有想像中得大;我們與陶匠女兒相去不遠——我們不也都把滿懷情緒投射在眼前的這一片片風景(視域)之中,那片風景繫著我們的愛情、親情、理想、信仰......等等。有所差別的可能只是題材與形式的變化而已。

-YT

>>>下一問

>>>上一問

  • /

關聯文章

  • <%:prop.title%>
    <%:prop.title%>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