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圈專題

不可不為之惡?(上)── 攻擊名畫,「文明」與「自然」的天秤兩端

當名畫成為目標,破壞行為究竟是要挑戰什麼?以氣候變遷為名、「破壞藝術」作為「策略」,激進環保團體們似乎召喚出雙重的末日危機意象:一方面是面臨著伴隨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產生的環境破壞,導致地球即將走向滅亡的急迫感;另一方面則是在這種急迫感的驅使下,作為文明象徵物的藝術品成為箭靶、美術館成為一個被轉移的戰場――在世界末日、在物種存續的危機前,人類的文明還能宣稱什麼樣的價值?

  • 2023-04-11 16:33:00

文|劉佳旻

2022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三年。歷經疫情爆發的兩年,美術館從全面閉館到終於逐步開放,卻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再度連結上的這一年,連續爆發了多起歐洲各地美術館名畫遭受攻擊的事件。

首先是在2022年5月29日,法國羅浮宮中的世界名作《蒙娜麗莎》在展示時受突襲:一名男子戴假髮喬裝成坐輪椅的婦人,靠近畫作後將蛋糕抹在畫上。根據現場目擊者拍下的影片,男子以法文大喊:「想想地球,人們正在摧毀她!」(1)幸而在防彈玻璃的保護下,畫作毫髮無傷――這件達文西名作,在1950年代就曾經遭受潑酸攻擊,致使美術館強化了畫作的保護,甚至加裝了防彈玻璃。

而同年6月開始,英國環保團體「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開啟了一連串以名畫為目標的抗爭運動,包含梵谷、透納的作品都成為被攻擊的目標。陸續遭受類似攻擊的包括義大利佛羅倫斯Uffizi藝廊的波提切利名作《春》(Primavera,1482)、收藏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畫廊的拉菲爾畫作《西斯汀的聖母》(Sistine Madonna,1512),以及十月份在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名作《朝鮮大屠殺》(Massacre in Korea,1951)。

這場名畫攻擊密集地持續到11月,僅僅半年裡發生的藝術攻擊事件高達廿四件(詳見以下列表);除了發生在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各地美術館,攻擊藝術事件也發生在澳洲。參加的環保組織包含西班牙環保組織「未來蔬菜」(Futuro Vegetal)、德國環保團體「最後世代」(Letzte Generation)、義大利環保團體「最後一代」(Ultima Generazione)。一時之間,名畫成為世界各地激進環保團體的標靶。儘管亦有抗議團體強調這些行為「並不傷害作品本身」,但手法也從「把手黏在畫框」、「砸蛋糕」、「對畫作砸馬鈴薯」漸漸升級到「潑紅色或咖啡色液體」(以象徵血液或石油)或對雕塑潑漆等較為激烈的行為。2022年藝術品攻擊事件列表。資料整理:劉佳旻|製表:李思澐2022年藝術品攻擊事件列表。資料整理:劉佳旻|製表:李思澐

當名畫成為目標,破壞行為究竟是要挑戰什麼?以氣候變遷為名、「破壞藝術」(Art Vandalism)作為「策略」,激進環保團體們似乎召喚出雙重的末日危機意象:一方面是面臨著伴隨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產生的環境破壞,導致地球即將走向滅亡的急迫感;另一方面則是在這種急迫感的驅使下,作為文明象徵物的藝術品成為箭靶、美術館成為一個被轉移的戰場――在世界末日、在物種存續的危機前,人類的文明還能宣稱什麼樣的價值?

以破壞為手段:對穩定舒適文明的挑戰與質疑
把破壞藝術品作為抗爭手段並不是近年才有的創舉。特別以名作為蓄意攻擊標的之訴求,無疑是其知名度帶來的公眾關注,甚至帶來一種公眾的「不適」:「阻止石油」的發言人在受訪時特別提到,相對於過去爭取婦女參政權的運動者對藝術品產生的嚴重破壞(2),「我們只是把湯潑到畫框表面上,作為傳遞訊息的手段,並希望引起人們對自己舒適圈的質疑。」(3)

1914年婦女參政運動者Mary Richardson對《鏡前的維納斯》造成畫布上的實際破壞。」(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之公有領域之圖像資源)

1914年婦女參政運動者Mary Richardson對《鏡前的維納斯》造成畫布上的實際破壞。」(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之公有領域之圖像資源)

在此,令人感到不適的是什麼?或許在現代社會中,藝術品成為生活美學的一環,上美術館成為美學教育的基礎環節之一,而藝術名作成為人人都聽過、甚至作為共享的「文明象徵」之一時,受到破壞的或許並非是這些名作在藝術史上的地位,而是人們對文明資產的重視,是這些作品所象徵的文明積累與共同體秩序。

這些引起不適感的行為或許沒有實際造成破壞,但的確引起人們的關注。也正因如此,金援「阻止石油」攻擊梵谷作品《向日葵》行動的組織「氣候緊急基金」(Climate Emergency Fund,後稱CEF)就主張「漸進主義已經失敗,而激進主義卻很有用。」單單2022年一年,CEF已經資助了43個團體,提供5.5百萬美元的資金,產生了超過1萬5千篇媒體報導。(4)

然而,這些關注報導,比起召喚出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破壞藝術名作帶來的媒體效應卻未必正面:不少聲音質疑破壞梵谷或畢卡索畫作與對抗氣候變遷之間是否真的具有關聯性?儘管這些運動者稱自己進行的是「和平非暴力的抗議運動」,但報導多半稱這些人為「激進」環保團體。儘管這些發動攻擊行動的環保團體成員大聲疾呼:數百萬的巴基斯坦人因為大洪水而流離失所,難道不比梵谷作品畫框被潑湯更值得受到關注?(5)但似乎,藝術破壞的聳動性比起對環保議題的關注更吸引人。

這種行為究竟是否能帶來人們對氣候變遷的關注?還是為運動者帶來破壞秩序的污名,進而加深了運動者與大眾間的鴻溝,成為一種雖吸引目光卻無效的溝通?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在2022年10月14日於英國國家美術館向梵谷名作《向日葵》潑番茄罐現場。圖片提供:Just Stop Oil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在2022年10月14日於英國國家美術館向梵谷名作《向日葵》潑番茄罐現場。圖片提供:Just Stop Oil

打破「美術館的中立神話」
批判美術館與石油公司的共謀,長年來一直是環保團體的重點。2017年5月,由荷蘭藝術家、行動者、研究者與評論者組成了「無石油文化」(Fossil Free Culture),主張反對石油與天然氣企業贊助荷蘭藝術單位。他們清楚地在官網上陳述理由:

「氣候危機來自石油產業所導致的這種認知已經不是新聞。美孚石油早在四十年前就知曉他們的生意導致氣候變遷這個事實,殼牌石油也是。根據2013年的氣候變遷研究中指出,導致全球暖化的三分之二碳排放量來自83間石油公司。……這些石油產業透過資助藝術機構來洗白公眾形象。龐大的公關預算相對它們的資產而言微不足道,卻能為它們買到文化與社會形象。」(6)

環保團體的言詞批判並非徒勞:2016年泰德美術館即終止與英國石油(BP)長達二十六年的合作(7)――儘管在新聞中,泰德美術館宣稱這是一個商業決定、而非是在環保團體壓力下的決策;而2018年,座落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與海牙的莫里瑞斯皇家美術館(The Mauritshuis)也雙雙終止了與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長年合作。(8)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荷蘭美術館,前者收藏了世界上最豐富的梵谷作品真跡、後者則收藏了維梅爾、林布蘭的作品,以及法布里修斯《金翅雀》等名作,兩館的表態極具象徵意義。2020年,殼牌石油也宣布停止贊助位於英國倫敦的南岸藝術中心(Southbank Centre)與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2022年,英國國家肖像藝廊――這個世界最大的肖像博物館,也與英國石油結束了三十年的贊助關係(9)。

但也不是沒有逆風而行的美術館。2019年,英國V&A設計美術館館長Tristram Hunt在採訪中談及「對與這些石油公司合作並沒有任何疑慮」(10),並認為這些石油公司具有能夠成為氣候變遷解方的能力。從2016年就持續受到環保團體抗議的英國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不僅在2021年與印度阿達尼石油天然氣公司(Adani)簽署合作關係(11),2023年亦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簽署了帶有「負評條款」(gag clause)的合約(12):科學博物館及其理事會必須負有責任、不得對贊助者發表損害其聲譽的言論。

兩種面對石油公司合作的態度也讓我們開始思考:在這場氣候變遷裡,作為知識/美學教育推廣的博物館/美術館的角色究竟能是什麼?不管是脫離與石油公司的長年合作關係,或持續這些合作並為其辯護,對公眾利益而言,各自代表了何種價值主張?

長年來,藝術機構與石油公司之間是不拉上檯面的夥伴關係,畢竟,要維持這些具有公共利益與價值的機構營運,需要的若不是國家的挹注、就是民間機構的金援,而在藝術機構的贊助者中,其實亦不乏各種爭議性人物。面對這些贊助,博物館/美術館很難保持中立,在取捨營運資源的同時,藝術機構們在這個氣候變遷的迫切危機下必須作出各自的選擇。這些選擇,不僅是藝術機構作為社會代理者的責任,同時也將成為文明存續天秤上的砝碼。2022年7月1日,Just Stop Oil成員在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地板噴漆,並把手黏在英國畫家透納作品《湯姆森的風弦琴》畫框上。圖片提供:Just Stop Oil2022年7月1日,Just Stop Oil成員在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地板噴漆,並把手黏在英國畫家透納作品《湯姆森的風弦琴》畫框上。圖片提供:Just Stop Oil

藝術vs.自然,敵人還是盟友?
2022年底,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中,由92位博物館管理者連署的聲明(13)中即表示:「美術館是來自各種多元背景的人們都應該能親近、對話,並因此而能開展更多元社會論述的空間。在這個目的下,美術館作為機構的核心任務――收藏、研究、分享與保存――將遠比過去更為相關。我們將繼續提倡與文化遺產的直接近用(direct access),並也將盡力維持博物館/美術館作為社會溝通的自由空間。」

然而,面對2022年一連串的破壞藝術名作行動,美術館的實際回應行動,確實程度上產生了這些文化資產的近用危機。

當環保團體的抗爭行動從團體性的倡議、抗議,升級到個人游擊戰式的攻擊,對美術館空間秩序與安全產生實質威脅,這讓美術機構在場館管理上增加了實質困擾。後續包含受害作品(即使並非本體)的修復、保全維安系統的強化,也必然會提高藝術機構的營運成本。部分藝術場館亦開始要求參觀者們不能帶外套與包包入場,也禁止手機與相機;也就是說,參觀者們被視為潛在的威脅者。

這些升級的維安措施,某種程度是否也破壞了藝術場館作為公眾溝通空間所原有的與觀眾之間原有的善意、信賴關係?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後稱ICOM)也在2022年底的聲明(14)中便提到,希望大眾與關心氣候變遷的人們能了解,博物館/美術館在啟動、支援氣候變遷行動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包括透過教育推廣、相關展覽舉辦、外聯團體的結盟以及各種研究計畫,因此,「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普遍威脅上,ICOM希望博物館們可以被視為盟友。」

這些破壞藝術品行動看似鬧劇般聳動、無實際作用,但實際上卻也迫使美術機構進行了表態:不是「要文明或要自然」片面切分,而是在價值取捨上重新進行盤整。

在面對文明傾盪的天秤,藝術品破壞作為手段,直指的是藝術機構作為社會代理者的道德責任。雖然受到損害的作品無辜,但確實挑戰了藝術機構,也讓人重新思考藝術之於人類、之於文明的意義――自然與文明,或許本就不該是放在天秤上必須這樣秤量、必須非此即彼的二元關係。

「要打破沉默的串謀,必須將屋裡的大象拉到前景來。如果要把大象置於最突出的位置,就得先加強它的能見度。一方面,把聚光燈對大象,另一方面,張開人們的雙眼,讓人們看見它。」(15)這或許可以說是這一連串藝術破壞行動所產生的積極意義:當一切曝現於前,我們便不得不正視所在之地,並為未來做出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Jacqui Palumbo, The 'Mona Lisa' has been caked in attempted vandalism stunt, CNN updated 31st May 2022:https://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mona-lisa-louvre-cake-attack/index.html
(2)《鏡前的維納斯》(The Rokeby Venus)曾於1914年展示於倫敦國家美術館時遭到絞肉器砍擊,儘管畫作有畫框保護,但仍然造成畫布上幾處嚴重割裂傷。攻擊者也是婦女運動者Mary Richardson後來成為大不列顛法西斯聯盟的創始者Oswald Mosley的追隨者。
(3)David Mouriquand, “Interview: Just Stop Oil activist explains why it's right to attack art”, Euro News, Oct. 14, 2022. https://www.euronews.com/culture/2022/10/24/interview-just-stop-oil-activist-explains-why-its-right-to-attack-art
(4)資料來自CEF官網:https://www.climateemergencyfund.org/
(5) 2022年的巴基斯坦大洪災,導致有三分之一國土受洪水淹沒,造成一千七百人死亡(其中包含639位是孩童)、上萬人受傷,並有在2022年十月有超過兩百萬人流離失所。
(6) 來自Fossil Free Culture官網:https://fossilfreeculture.nl/about/Museums”, Hyperallergic, Aug 31 2018.
(7)“BP to end controversial sponsorship of Tate in 2017”, The Independent, Mar 11 2016.
(8)“As Dutch Museums Stop Accepting Fossil Fuel Money, Oil Companies Eye UK Museums”, Hyperallergic, Aug 31 2018.
(9)“London’s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Ends Its Partnership With Oil Giant BP, Following Years of Pressure From Artists and Environmentalists”, artnet news, Feb. 22 2022.
(10)“V&A director Tristram Hunt defends sponsorship from fossil fuel companies”, The Art Newspaper, Sep. 5 2019.
(11) “The UK Science Museum Group Is Partnering With the Fossil Fuel Company Adani”, Observer, Nov. 2 2021.
(12) “Science Museum sponsorship deal with oil firm included gag clause”, The Guardian, Feb 16 2023.
(13)“‘We Have Been Deeply Shaken’: 92 Museum Leaders Release Statement Addressing Climate Actions That Target Works of Art”, artnet news, Nov. 9 2022.
(14)參考自ICOM官網:https://icom.museum/en/news/icom-statement-climate-activism/
(15)伊維塔.傑魯巴維(Eiatar Zerubavel)著,黃佳瑜譯,《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台北:早安財經文化出版,2008,頁148。

  • /
  • <%:prop.title%>
    <%:prop.title%>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