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圈評論

我們能否再次並肩而坐?談劉文琪個展「ㄟ~等等約哪?」

劉文琪的個展揭示了對親密結盟的期盼與回返過往的不可能,並從重回現場的渴望中開闢出另一條搭建現實的路徑。展覽中種種被分割的—無論是裝置形式亦或是影像本身—似乎指向近年港台兩地(甚至中港台三地)的拉扯與斷裂,落在個別生命上的體現。

  • 2024-03-24 00:01:00

「ㄟ~等等約哪?」為2023年底藝術家劉文琪於海馬迴光畫廊的個展。步行至展場門外的騎樓,便會見到寫著「大排檔」的手寫直立招牌,以假亂真的姿態,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也引導觀眾走入展場空間。循著狹窄的樓梯往上走,在二樓展間入口處則可見到藝術家精心準備,冰鎮在冰桶中的啤酒與可樂,搭配樓梯左側透明塑膠布簾的布置,令人有種真的置身於餐飲小吃店的錯覺。這樣的錯覺,也隱然透露了展覽本身虛實交錯的基調,而看似輕鬆熱鬧的展覽氛圍,卻牽連著港台地緣政治的變遷,以及疫情時代的阻隔與真空。

海馬迴光畫廊騎樓入口處藝術家設置的「大排檔」裝置。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海馬迴光畫廊騎樓入口處藝術家設置的「大排檔」裝置。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

回顧2010年代,從2014年的318學運、香港雨傘運動,到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抗爭,以及這期間大大小小社會運動的蓬勃,帶動港台兩地了不少藝術工作者將對現實的處境反映於作品之上。此時期政治藝術的語境也從對威權歷史幽魂的諷喻或「繞道」描繪(1) ,轉變為對當前政治危機提出訴求的現實取徑。如318運動期間描繪立院現場的繪畫,或是刻劃香港抗爭群眾的版印作品,而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就讀藝術大學的在台港生聯合創作的「連儂船」,更從校園移至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2) 此種藝術迫切反映出政治現實的時代潮流,其寫實性的圖像與標語性的符號,儼然形成一種有效的美學形式。

然而在2019年末疫情的席捲,對病毒隔離防堵的策略使人們從街頭退回各自居所,跨境移動暫時停擺,人與人由面對面的實體接觸轉為隔著螢幕的線上交流。在這樣的情境下,前述強調即時性、現場性,與運動相互交織的創作模式變的窒礙難行,而在遠離現場之後,那些標語性的視覺語彙,其效力已經難以如同稍早幾年來的鏗鏘有力。面對此種處境,藝術能還以何種形式反應政治?儘管近期可以見到一些創作者將目光轉為對運動檔案的梳理與再詮釋,或是透過藝術的手法,重新觸及歷史現場,或是事件後的創傷與修補,(3) 顯然,隨著運動而來的藝術能量仍持續發酵。然而在不斷的重回現場之餘,還有什麼樣的形式得以梳理當前政治與社會複雜的處境?甚至面對未來的想像?或許對我而言,可以從劉文琪這檔個展中獲得一點提示。

異地回憶的輕盈召喚
不同於騎樓招牌的熱鬧氛圍,二樓展間的配置反而顯得簡潔內斂。一件影像裝置橫亙於展間中央,形成展覽的主旋律,然而四周牆面則擺設著的小型物件裝置,卻先吸引了我的目光。在展場右側的牆上,擺放著兩張使用過的熱炒店菜單,作為這檔展覽圍繞著「飲食」元素的指引。後方角落則佇立著一個沒有生物的小型水族箱,但仍以給氧裝置持續向缸內染上黃色的水打氣,冒泡的液體搭配蛋黃的色彩,令人聯想至啤酒的意象。在水族箱的背板上,裱貼著看似香港大排檔的街景影像,透過不斷冒泡的水與水缸的玻璃,影像變得扭曲且模糊,彷彿蒙上了一層濾鏡。

展場二樓輕盈簡練的氛圍。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展場二樓輕盈簡練的氛圍。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

展場右側角落水族箱裝置。攝影/柯曉如。展場右側角落水族箱裝置。攝影/柯曉如。

目光轉向展場左側的牆面上,貼著藝術家手寫的一張字條以及拍立得照片,上面書寫著藝術家在數年前因工作旅居香港一段時間並在當地結交到朋友,返台後由於疫情等因素,遲遲未能再前往香港,但她仍不忘這段美好的回憶。由此可知,對過往的思念,是這檔展覽發生的緣由,當時與友人習慣性的邀約之詞:「ㄟ~等等約哪?」更成為展覽的名稱。循著這段線索,我們便不難理解展覽中種種取自餐飲小吃店的元素,暗示著當年與友人相聚的場合。儘管前述的裝置皆指向於香港的舊日時光,但若回過頭來看展場中央的影像裝置,便會發現這並非是一場懷舊追憶之旅,而是在時過境遷的今日,「故人相逢」重新激起的漣漪。

重逢與分離的擺盪
坐在展場中小吃店造型的座椅望向中央的影像裝置,可見它由餐飲店內常見的啤酒箱作為底座,上面豎立著液晶螢幕播映著藝術家與友人一同吃飯的情境。影像以近觀的構圖,僅拍攝到藝術家一人持碗筷、點香菸的手,以及桌上的餐點,店內熙來攘往的人群則成為模糊的背景。藝術家一邊享用著餐點,一邊與未出現在畫面中的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彼此近況。儘管對話看似輕鬆寫意,卻可從中推敲出對方為遷居香港多年的中國人,因為政治理念等因素,不再返回家鄉生活,這些年來仍在香港尋覓安身立命之處,而此處也不禁令人聯想起數年前發生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抗爭運動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從他們的對話中,可感受到在敘舊的氛圍之餘,一絲對生活困境的無奈,以及在大環境下某些身不由己的為難。

展場中央影像裝置。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展場中央影像裝置。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正當我好奇著這「畫外音」的身影時,才發現螢幕背後緊緊相貼的另一個螢幕中,藝術家友人以對應的視角現身於此,並播映著相同的對話。這時我才明白,正是此種形式的巧思,有機會透過這段日常影像,開啟港台兩地之間,地緣政治與疫情時代之下的層層夾縫。

影像裝置的另一面。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影像裝置的另一面。藝術家提供。攝影/簡豪江。

因為兩面螢幕的相背對,不僅觀眾無法同時觀看,影像中的兩人亦處於「無法相見」位置,但這卻與影像中看似面對面吃飯的兩人,產生出矛盾的情境對照。而此種迫使觀眾需要反覆來回於螢幕兩側,才得以拼湊出完整的敘事的配置,也是藝術家在悄悄暗示著觀眾,影像中的情境並非如此單純。在初次觀看時,或許容易將這個雙頻道影像視為同一情境的鏡位切換,但若細究其畫面,尤其是相對模糊且紛雜的背景,搭配餐飲店內人們此起彼落的口音,便會發現兩側的影像場景有些許的不同。此外,從騎樓處的「大排檔」招牌,到居香港的友人,我們不難猜想這檔展覽的主題與香港息息相關,然而布置在展場牆邊的熱炒店菜單,以及入口處藝術家附上的台式啤酒,卻讓人聯想至具台灣本地色彩的熱炒店文化。

這是香港還是台灣?畫面中的兩人究竟身處何處?他們真的重新會面了嗎?種種的疑問隨著深入閱讀展覽逐一浮現,使作品的解讀由單純內部對白與影像美學的分析,擴延至景框外的配置政治。從「面對面」的溫情與積極到「背對背」的無力與分離,劉文琪巧妙的將兩種情境並置,使影像產生種種細微的「錯位」—不協調的場景、無法並置的兩人…等。而這樣的「錯位」,也隱然指向近年來港台兩地政治情勢的消長以及疫情肆虐之下,人們經歷的種種複雜的分離—包含無法回去的中國家鄉、長時間無法見面的兩人,以及難以復返的美好過往。儘管如此,這看似消極地形式卻也折射出另一個面向,影像中虛實難分的情境塑造,以及整個展覽內相互融合的諸多元素,模糊了港台兩地的界線,並將其收攏至「大排檔」、「熱炒店」等人們聚集與交流的空間,串聯起兩地(甚至更隱晦的包含中國大陸地區)之間社會複雜的交織與流動,同時更悄然透露著兩地政治情境相互牽連,甚至難以分割的隱語。

結語:朝向未來相逢的想像
「共食」的親密與「背對」的疏離,劉文琪的個展揭示了對親密結盟的期盼與回返過往的不可能,並從重回現場的渴望中開闢出另一條搭建現實的路徑。展覽中種種被分割的—無論是裝置形式亦或是影像本身—似乎指向近年港台兩地(甚至中港台三地)的拉扯與斷裂,落在個別生命上的體現。而其他曖昧模糊的、輕盈、甚至帶點拙趣的物件,則替沉重的時代注入日常的溫情。

「ㄟ~等等約哪?」這看似對舊日慣習語的再次重複,或許更是對當下情境「還能再約嗎?」的提問。或許答案或許並非如想像中的艱困,在「疫情時代」甫結束的今日,展覽也從這樣的提問中,投注了對不遠的未來再次並肩而坐的想像。

__________

(1)關於臺灣2010年代藝術中政治語境的生態變遷,參考:洪鈞元,〈從台灣意識的歷史距離談錄像藝術中政治語境的世代差異〉,《典藏ARTouch》,2023.7.26、高千惠,〈牛肉的滋味,藝術與政治的關係距離?〉,《典藏ARTouch》,2024.2.5。
(2)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由就讀北藝大的在台港生組成的「北藝反送中關注組」,自發製作的「連儂船自由號」,由校園移至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此外他們也在當年的白晝之夜舉行快閃活動,在藝術現場表達訴求。相關資料:《台北當代館官網》、謝宜樺,〈抗爭二線之夏:從藝術大學學生的角度來看〉,《典藏ARTouch》,2019.10.23。
(3)如廖烜榛與黃奕捷共同創作《複本》,便是以重構運動現場作為創作主軸,並觸及運動參與與自身定位的思考。參考資料:林怡秀,〈【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複本》| 廖烜榛、黃奕捷〉,《非池中藝術網》,2022.5.19。

  • /
  • <%:prop.title%>
    <%:prop.title%>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