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圈評論

老鼠的臉、鹿的身體,體型大小很像兔子──談張徐展的《複眼叢林》

張徐展大量運用傳統紙紮的材料與技法,但選擇讓這些紙偶停留在紙紮品以報紙堆疊打胚的階段,保留原始材料的捏塑與皺褶,當報紙成為真正的皮膚,視覺效果自然而然延伸為觸覺感知,作品因而生出更豐富細膩的層次。

  • 2022-12-04 02:45:00

文|陳文瑤

從民俗傳統、宗教信仰的儀式或敘事切入,援引相關符號的創作手法並不少見。表面看來,這類作品的優勢是只要給出幾個具辨識性的元素,至少能吸引目光;然而就像所有的挪用,其承受的風險是一不小心便容易落入俗套,過與不及都會喪失力道。的確,這類作品十分仰賴創作者的分寸掌握,而張徐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張徐展的作品讓人特別有記憶點。2014年開始發表的《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到2017年進入系列零零肆《Si So Mi》已看得出手法愈臻成熟。而走過一趟甫在11月初於北美館落幕的《複眼叢林》,更讓人對這位藝術家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4K、彩色、有聲,16分鐘,2020 - 2022年|攝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4K、彩色、有聲,16分鐘,2020 - 2022年|攝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4K、彩色、有聲,16分鐘,2020 - 2022年|攝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走近展場,首先看見的是地上一小堆鏡子碎片,在牆面迸裂成不規則如火焰揚升的折射,彷彿是魔法陣或遊戲傳送門,暗示另一道空間的開啟。接著轉個彎,迎面而來就是長達7.3公尺,寬2.44公尺,結合了《湖景廣場》與《皮影戲臺》拼組而成的大型舞台裝置《湖景廣場──動物故事系列》,也是展覽高潮《熱帶複眼》動畫作品的場景──主要河道上潛伏著鱷魚,上演的是印尼民間故事「鼠鹿過河」;而藉著叢林的遮蔽性,沿著河流走勢又高低錯落開出一個個別有洞天的情境,鼠鹿、兔子、螃蟹等不同動物形象的樂手紙偶群與扮裝陣頭紙偶群。這些帶給觀眾多重視角的觀景窗各有各的敘事,卻又透過媒材質感與墨綠、銀灰、赭紅土黃等色調上的呼應而形塑出一致的氛圍。

《扮裝陣頭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鱷魚》 ,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塑膠葉、金屬吊飾、鋁 ,依空間而定,2019-2022年|,攝影:朱祈宏 《扮裝陣頭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鱷魚》 ,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塑膠葉、金屬吊飾、鋁 ,依空間而定,2019-2022年|,攝影:朱祈宏 

「鼠鹿過河的節奏是緊湊的,我需要的是有點浮躁而不是平靜的水……」張徐展對動畫美術製作詹昱筑這麼說。於是她以大量PE袋搭配玻璃紙、PP文件袋及書套等透光材質,先切割為陽春麵寬度,再徒手抓揉出微髒的青苔感。這樣的處理不僅在視覺上創造出翻騰的激流,塑膠的質地間接讓人腦補出嘩嘩嘈雜的聲響。同樣地,張徐展大量運用傳統紙紮的材料與技法,但選擇讓這些紙偶停留在紙紮品以報紙堆疊打胚的階段,保留原始材料的捏塑與皺褶,當報紙成為真正的皮膚,視覺效果自然而然延伸為觸覺感知,作品因而生出更豐富細膩的層次。

《扮裝陣頭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鱷魚》 ,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塑膠葉、金屬吊飾、鋁 , 依空間而定,2019-2022年|攝影:朱祈宏《扮裝陣頭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鱷魚》 ,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塑膠葉、金屬吊飾、鋁 , 依空間而定,2019-2022年|攝影:朱祈宏

《鼠鹿甘美朗樂團》,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塑膠葉、金屬吊飾、鋁線,尺寸依空間而定,2022年|攝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如同藝術家所言,做展覽與做作品不同,前者需要某些閱讀上的調度。《複眼叢林》確實圍繞「複眼」這個關鍵字而行,於是主線之外有旁支,鼠鹿過河的故事原型之外還有兔子與螃蟹、老鼠與水牛、青蛙與黃牛等變版;大場景周遭有各式台座,擺放著不同的紙偶,是獨立的展品又像是動畫製程的拆解。而動畫作品《熱帶複眼》是這一切靜態展示的動態還原:台灣藝陣與印尼甘美朗,隨著鼓聲的起落,本地與異域的文化語境交錯,鼠鹿與鱷魚的鬥智時的腳踏七星步,不時閃現的鏡面映照出其他的形象,讓人忽地警醒;而鼠鹿飛身採青之後,如獻祭般墜落化為碎片紛飛,同時讓觀者驚覺,原來設置在湖景廣場深處,具有某種宰制象徵的那面圓鏡上如狼似鼠的投影,竟可能也是層層疊起蒼蠅剪影──最直接的複眼形象,亦如觀者變換的目光。《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4K、彩色、有聲,16分鐘,2020 - 2022年|攝影:朱祈宏  

  • /
  • <%:prop.title%>
    <%:prop.title%>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MM-DD')%>